91建文网 >地图 >祝福语 >

道德经里最美的句子

道德经里最美的句子(推荐67句)

时间:2025-04-14 作者:91建文网

相关推荐

在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,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、疑问句、祈使句和感叹句。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道德经》好句摘抄67句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1、慎始如终,则无败事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
2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3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後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4、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
5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。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。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後德。失德而後仁。失仁而後义。失义而後礼。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,处其厚不居其薄。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
6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7、持而盈之不如其己;揣而锐之不可长保;金玉满堂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

8、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

9、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还。师之所处荆棘生焉。军之後必有凶年。善有果而已,不敢以取强。果而勿矜。果而勿伐。果而勿骄。果而不得已。果而勿强。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
10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。

11、君子利而不损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卫而不暴。

12、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13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

14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老子《道德经》ile/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,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,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。契诃夫

15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16、圣人无常心。以百姓心为心。善者吾善之。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。信者吾信之。不信者吾亦信之、德信。圣人在天下歙歙焉,为天下浑其心。百姓皆注其耳目,圣人皆孩之。

17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
18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五章

19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《老子.道德经》

20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21、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
22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--------------老聃引自《老子道德经》

23、天欲其亡,必令其狂。

24、朕虽菲材,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,王者之上师,臣民之极宝。——明太祖(-年在位)《御注道德经》

25、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。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。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见其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用其光,复归其明,无遗身殃。是为习常。

26、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
27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
28、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
29、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” 还有帛书版本为“多闻数穷,不如守中。”

30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
31、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32、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。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二章

33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,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志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
34、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
35、教人者,成人之长,去人之短也。((清)魏源)

36、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

37、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。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。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38、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泣之,战胜以丧礼处之。

39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九章

40、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常使民无知、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41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
42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--------------老聃引自《老子道德经》

43、离校数载,师恩永记心。教书似严父,育人胜母亲,扎我知识根,传我道德经。迈上人生路,登上成功门,饮水应思源,做人不忘本。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!

44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

45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
46、大国者下流,天下之交。天下之牝。牝常以静胜牡。以静为下。故大国以下小国,则取小国。小国以下大国,则取大国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国不过欲兼畜人。小国不过欲入事人。夫两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

47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《道德经》第七章

48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
49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引自《老子道德经》

50、知者不言。言者不知。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。不可得而疏。不可得而利。不可得而害。不可得而贵。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
51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
52、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於江海。

53、道常无为,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夫亦将无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

54、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

55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。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。常有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56、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
57、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
58、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《道德经.第七章》

59、有真道德,必生真胆量。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,必是心中有鬼,必是品行不端。——宣永光

60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

61、君子学而在文,关于礼,也可作赋赋。

62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老子《道德经》

63、数是一种耻辱。朋友的数量很少。

64、典出春秋老子《道德经第章》

65、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

66、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,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其在道也,曰余食赘形,物或恶之。故有道者不处。

67、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爱国治民,能无为乎?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92jw.com/9/18010.html